2 天 13 個場館之鋼彈、原子小金剛 — 小孩子才做選擇!

承接上集:2025 大阪萬博 Vol. 1:行前準備與搶票全攻略,本文是筆者於 2025 年 6 月 8-9 日兩天在 2025 大阪萬國博覽會 (2025 Expo) 的第一手心得,做好充足準備,知道搶票秘笈後,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萬博現場有哪些好玩的吧!
本文適合以下讀者:
- 正在規劃 2025 大阪萬博行程的你
- 對萬博各場館充滿好奇,想一窺究竟的你
- 剛從萬博回來想知道自己到底都看了些什麼的你
文章目錄
13 個萬博場館心得
以下是筆者在事前抽籤只中了一個館的情形下,靠著當日預約及排隊還是參觀了 13 個場館的心得,加上事後做的一些功課,希望提供大家參,幫你更容易從 180 多個展館中排出先後順序。
C15 澳洲館 (7天前抽籤):
走進澳洲館,這次的主題是「Chasing the Sun」,先是透過氣味跟聲音,讓人彷彿瞬間移動到澳洲的尤加利葉森林 (記得往上看找找有幾隻無尾熊),接著會發現自己置身於絢麗的星空動畫中,澳洲經典的奇異鳥圖騰緩緩現身,與藍紫色的夜空交織,讓人看的出神。
接著,來到視聽區,360 度的環景大螢幕延伸到空中,澳洲美麗的自然風光就在眼前,從森林小溪的探險、祖母綠好迷人的湖水空拍、海邊的峭壁與峽谷,到最後豐富的海底風光,巨大的鯨魚圖騰生物從上方快速掠過,沈浸式的美麗畫面令人難忘,我好喜歡這種帶著亮粉螢光的圖騰,也讓我聯想到迪士尼 2016 的動畫片海洋奇緣 (Moana)。
結束後移動到場外,還可以欣賞一場小型演唱會,整個澳洲館從建築外觀到展品設計都充滿活力的氣息。
C15 Australia Pavilion 澳洲館整場體驗只有 15 分鐘,很適合親子前往,預約人數較少所以當天預約多半還有名額,也可選擇直接排隊入場,官網由此去。
W02 Tech World – 台灣館 (排隊入場):
身為台灣人當然要支持!一進場館會先發放可以記錄心跳的智慧手錶。接著來到「生命劇場」,進入眼簾的是兩層樓高的大樹,透過動畫影片與壯闊的背景音樂,展現台灣豐富的自然景觀,影片落幕後,出現的意象是無數隻蝴蝶飛舞在環繞大樹、高達 560 隻的平板 (這篇報導指出平板是華碩的 Chromebook) ,頗為壯觀。
接著工作人員會引導上到四樓觀賞「自然劇場」,以自然書寫作家劉克襄的詩「山、雲與我們」為引子,在 180 度的弧形大螢幕以高畫質影片展現台灣的山林之美,玉山遠景、嘉明湖星空、阿里山雲海茶園都輪番上陣,後半還出現樹林間泡茶品茗的意象,十足是個觀光影片。
再來會沿著環形步道向下,穿過「蘭花小徑」跟「螢火蟲小徑」,來到故宮畫作牆,這裡要呈現的是會動的名畫,因為幾個月前才在士林科教館參觀過《AI繪動的畫特展》,技術來說驚喜少了點。
最後上場的是「未來劇場」,強調台灣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及晶片製造對全世界非常重要芸芸;也特別引導觀眾思考每天會用到多少晶片,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呢,原來是 4000-5000片晶片(請反白看答案)!經過鋪陳烘托,本預期此時要再次說明眼前的一切都來自臺灣 🇹🇼,此時螢幕上大大打出:這些都來自一座科技之島「Tech World」,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覺得有些酸楚。
離場前,觀眾可以去感應自己的手錶,看看自己的心跳在三個展覽間的變化,我的紀錄顯示在自然劇場時最高,還附上「氣息之旅」分析,告訴你適合到台灣哪個地方旅遊。差點忘了,最後的小禮物是可愛的黑熊小毛巾,聽說小禮物屬於限量,發完黑熊就…等下一次其他紀念品上線,網友分享紀念品多達 9 種,我好想要那個珍珠奶茶吊牌!
寫了這麼多,必須誠實說,這次內容以外人觀點或許是不錯的,但與國內外各式藝文展演相比,總覺得在呈現上未能完全發揮台灣策展的實力,實在有點可惜;與其說是介紹台灣之美,更像是一個科技展。
如生命劇場的自然景物全用動畫呈現,沒有真實感,蘭花小徑用了人造蘭花不打緊,陳列方式很像商店開幕用的花籃,讓人有點錯愕,少了點溫度也少了點感動;未來場館出現的祖孫對話中小女孩 AI 感太強,讓人有點出戲;故宮畫作缺乏說明,觀眾不會知道這些畫作的重要或特殊性;一昧以台灣半導體有群聚效應所以很強為敘事點,但鋪陳較薄弱,無法有力點出為什麼只有我們能打出這片江山等等。
事後查到這次台灣以「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企業名義參展,網羅的全是科技業廠商,可能因為這樣為了積極展現科技肌肉,故事性及台灣為人稱道的人文關懷元素就少了點。私以為,以透過萬博跟各國遊客介紹自己國家獨特之處為出發點,我們想帶給大家的,應該是更有記憶點的敘事才是。
另一方面,除了影片部分有中英日三語文字說明外,工作人員在迎賓及引導動線時都只說日文,也沒有中文或英語翻譯,令人覺得有點排外。
題外話,台灣館的紀念品是由誠品也有設櫃的神農生活 Maji Theats 設點,有包含小豬撲滿的懷舊商品和珍奶可以購買。個人小抱怨,紀念品中竟然沒有跟著蘭花一起展出的飛天小鹿 (牠的真面目請見下方照片),主辦單位真該跟最會做伴手禮的日本人學學!
W02 Tech World 台灣館的官網由此去。
W04 飯田 X 大阪公立大學未來都市館 (排隊入場):
這是由日本大學生與企業合作,想像未來家庭空間的場館。大多是概念性展示,所以有些設計還有改良空間;有趣的是現場展示了可以幫你規劃健康食譜跟買菜的未來冰箱,但印象中 Amazon 幾年前就有了 (考古發現我根本 2021 就寫過相關短文!) 。大家需要的應該是像科幻影集 Star Trek 裡面的食物合成器吧!比較驚豔的是只有日本人能超越日本人的高科技馬桶 (詳情請見下方照片)!
W04 Joint Pavilion Iida Group × OMU 飯田 X 大阪公立大學未來都市館的官網由此去。
W05 日本外食館 (排隊入場):
一樓有各種美食可以購買,二樓則是展示空間。晚上時,為了怕東西沒賣完,工作人員還會在門口熱情叫賣,很是有趣。
W05 ORA Gaishoku Pavilion『~UTAGE~』日本外食館的官網由此去。
W06 Blue Ocean Dome (當日網頁預約):
我心中的前三名,入場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幾乎佔滿整個展間的裝置,上面有無數小小的水珠流動著,它們如骨牌般分散又聚集,好似有生命似地彈跳又像在競賽誰能跑第一,讓人看了出神。接著進入劇場,透過球形的大螢幕觀看一部關於地球、海洋、生物,與垃圾(對你沒看錯)共舞轉變的影片,畫面美不勝收,搭配悠悠的音樂讓人幾乎有點感傷。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球形場館的建築師,正是設計紐西蘭基督城紙教堂的坂茂,建築本身是環保材質做成的呢!
W06 Blue Ocean Dome 的官網由此去。
W07 鋼彈館 (當日特別時段放票) :
我心中的第一名! 強烈推薦! 跟我一樣對鋼彈作品不熟悉也沒問題 ,來就對了!動線流暢,聲光效果極佳,可與環球影城跟迪士尼樂園媲美的沉浸式體驗真是太棒了,美中不足的是多數解說依舊只有日文,好在情節畫面帶入感很強,不懂角色們在講什麼也可以被圈粉,把自己投射到鋼彈宇宙一起緊張一起歡呼,還差點買了一本設定集(不知道為什麼萬博的鋼彈週邊很少,設定集看起來很精美很值得入手!)。
場外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的超巨大的鋼彈模型,拍照後上傳指定網頁,會幫你去背做成當日電子明信片(就是本文封面照片啦),也是不錯的小巧思。
W07 GUNDAM NEXT FUTURE PAVILION 鋼彈館的官網由此去。
W09 Pasona Natureverse/原子小金剛館 (當日特別時段放票):
同樣也是熱門場館,我心中的前三名,Pasona 集團是日本成立 30 幾年的人力資源顧問公司,從 2008 年開始在兵庫縣的淡路島開展了地方創生計畫,今年和台大的引水人計畫也有交流合作。
這次 Pasona 和日本企業合作展示未來醫療的各種面向,網友們津津樂道的睡眠艙也是在這裡,而展館重點之一就是高調宣傳日本的醫療黑科技「 iPS心臟」,現場有實物可以近距離觀看,搭配原子小金剛和怪醫黑傑克的故事,宣傳效果十足!期待這類型的再生醫療在未來 10 年有更多助人的應用。
不得不說包含 Pasona 在內,好多場館透過超大型螢幕播放的影片效果真是超驚艷,即使是動畫,近距離的主角,逼真地會讓人忘記他們其實是在螢幕裡的;場館中央的大型聲光秀帶出「 Thank you, Life」的主題,畫面絢麗讓人都忘了這是隻宣傳片呢。
順帶一提,這裡的周邊商品種類相對較多,但衣服等商品有限量,看到喜歡的要趕快下手。
W09 Pasona Natureverse 原子小金剛館的官網由此去,網頁有中文版呢。
X01 Better Co-Being (當日網頁預約):
由日本醫學系教授宮田裕章策展,Better Co-Being 是一個設定在戶外很藝術的存在,顧名思義這個展就是要體現「 共生/共感」,入場時會先讓你登入一個網站選擇代表你的符號,接著會發一個銀色的掌上裝置與你進行配對,並和你的心跳連線!工作人員會引導你到多個體驗裝置,它們與手上的裝置都會有互動,讓裝置有不同的心跳顏色,還可以透過網頁查看其他人的狀況。
因為聽不懂日文解說,我就大膽的幫這些體驗裝置取名了,第一個紅色裝置我稱它是字母森林,正納悶這些字母是什麼意思,我就看到同行的一個小男生比手畫腳,我猜想是不是這些字母可以拼成不同的單字呢!頓時柯南魂上身,無奈我看不出是如果這是個謎要怎麼解。手上的裝置在我繞著這片紅色森林時會變色,雖說好像這代表我的情緒起伏,這變化未免也太快了點!
第二個裝置我姑且稱它是傾聽小徑吧,說短不短的路程,每隔幾步路就會聽到路旁的小廣播器有不同國家的人用他們的語言跟我說話,網頁上顯示他們說的內容似乎大不同,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女士聲音聽起來很生氣,用力地喃喃自語,看了網頁說明發現她喊著的竟然是食物的名稱呢?!很好奇當初採集這些聲音時給他們的題目是什麼呢?
第三個裝置我叫它 Disco 森林,因為垂掛著不同顏色的亮片與反光物體,隨著微風吹過,有點魔幻。最後一站是奇幻地球,絢麗變化色彩的球狀物體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地球,我們又在這待了一陣子,試圖用手上的裝置與球體互動,這是否代表我們與地球的變化共生了呢?
Better Co-Being 看似奇幻,策展者放了很多巧思在裡頭呢!想知道更多可以上官網一探究竟。
小提醒,這個體驗需要連上日本網路才能開啟互動網頁做設定,建議可以參考前面提到的連結先設定會場的免費 Wi-Fi 才不會手忙腳亂;另外,因為是日本人的策展所以…英文說明是幾乎沒有的,可能要多發揮點想像力,還好這次的展覽本來就是要讓觀者自己去體驗,語言的影響小一點。
X01 Better Co-Being 的官網由此去。
P18 UAE 館 (排隊入場)
展場內容非常豐富,如果沒先去過中東,我應該也會覺得格外新奇有趣;連工作人員都因穿著阿拉伯傳統服飾,變成遊客們的合照常客。館內設有餐廳,紀念品種類也相當多元,石油王國真是沒在客氣的。
P18 UAE Pavilion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官網由此去。

P20 葡萄牙館 (排隊入場):
葡萄牙館的建築外觀我很喜歡,有大航海時期的霸氣,一旁還有葡萄牙有著名的花磚讓人拍照。排隊花了比預期還要久,因為適逢中午時間工作人員疑似去吃午飯了,中間有 20 分鐘排隊隊伍沒有前進半步。
本次主題是 “Ocean, the Blue Dialogue“,展館內除了介紹葡萄牙航海時代的豐功偉業,還有一部以海洋視角出發的保育影片,故事性和運鏡都很不錯。但整體而言,考量排隊時間,建築物外觀比內部展示更值得一看。
P20 Portugal Pavilion 葡萄牙館的官網由此去。
P29 國際機關館 (直接入場):
這是集章本中「脈脈大章」的地點之一還有可以一次收集多個印章,因為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Pavilion 國際機關館含了不同組織如非洲聯盟委員會 (African Union Commission)、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堆 (ITER)、國際科學與技術中心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國際太陽能聯盟 (International Solar Alliance)、東南亞國家協會秘書處(ASEAN Secretariat)。他們沒有自己的 Expo 官網。
P30 UN 館 (排隊入場):
基本上以說明牌和介紹影片為主,整體體驗感相對普通。
P30 UN Pavilion 聯合國館的官網由此去。
L05 未來都市 (西口附近,多個小展館):
位於西口附近,由許多小展館組成。由於時間有限,未能細看所有展區。這裡的好處是可以一次收集好幾個印章。
L05 Future City Pavilion 未來都市館的官網由此去。
殘念館們
最後加碼幾張想去但不得而入或時間不夠只能殘念的展館照片:
回到目錄
讓萬博行更有趣的小攻略
- 收集愛好者必買集章本:蓋下你的萬博足跡! 集章愛好者不可錯過!除了各主題場館的印章,東西口也有專屬的萬博章。最特別的是,還有一個需要集滿 6個指定場館印章才能組合而成的「脈脈大章」。筆者的集章小撇步,有些場館的蓋章處在建築外面出入口附近,即便沒預約到入場,也可能有機會蓋章過癮。總之,別害羞,直接詢問工作人員,有問有機會!
- NFT 回鍋:雖然有點意外,但是大阪萬博每個場館都有出 NFT 可以收藏喔,官方「Expo Wallet」app 除了可以收集 NFT,還有一些會場的互動小遊戲跟簡單問答遊戲可以玩。
- 脈脈抽獎:測試你的萬博運氣! 在日本館附近的車子攤位,每日限量舉辦「脈脈」抽獎活動,只要 2200日圓就有機會抽中三種大小不一的脈脈玩偶。這裡通常也會大排長龍,排位時間1小時起跳,請做好心理準備。
- 出動吧寶可夢玩家:萬博會場有寶可夢任務,可以收集7個補給站、捕獲有萬博限定背景的御三家、抓到EXPO字母的未知圖騰,還可以在立體的補給站跟寶可夢拍照,回台灣後也很可以炫耀一波?
回到目錄
大阪萬博,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寫了這麼多,2025 大阪萬博實際參觀時間雖然只有兩天,但事前每天刷網友的場館評價,抽籤順序換個300 回、當天搶票眼睛跟手指都快脫窗、為了省時間都是邊吃邊排隊,每日步數都突破 2 萬步的我,莫名的好像也累積不少經驗值,不管你是已經去過萬博、剛買票,抑或還在猶豫,希望這篇文章都能對你有點幫助。
2025 年 6 月的這趟萬博之旅,除了挑戰視覺與知識的衝擊,也讓我有了一場體力與策略的考驗。雖然主辦的日本這次在規劃上還有很多改善空間,但人生第一次的萬國展覽會確實是收穫滿滿,希望大家玩得開心,也跟我一樣帶回很多感動跟反思!
回到目錄
希望你喜歡這篇 2025 大阪萬博攻略,如果對我的文章有任何疑問或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有什麼悄悄話想說的話,可以透過 email 聯絡我喔~ 歡迎追蹤,我的其他旅遊心得在這裡。
另外,如果你是 Liker 一員也別忘了在下面幫我按讚 5 下!在這裡免費註冊成為 Liker,加入後可以隨時支持喜歡的創作者,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