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 影集《曼達洛人》(The Mandalorian) — 星戰宇宙 This is the way

  • Post category:TV / Movies

影評:寫在第二季後之迪士尼 v.s. 星際大戰的愛恨情仇

“The Mandalorian” 第二季宣傳照 ,充滿西部風格 The Mandalorian Season 2 Wallpaper featuring Mando and The Child
“The Mandalorian” 第二季宣傳照 ,充滿西部風格

前言

In a galaxy not far far away….

George Lucas,《星際大戰》系列電影的催生者 ,2012 年在籌劃多年的二戰黑人飛行員電影《紅色尾翼》(Red Tails) 票房失利下,心灰意冷宣布要退休去,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迪士尼傳奇 CEO Bob Iger 和盧卡斯有了一個早餐約會,幾個月後迪士尼宣布出資高達40.5億美金買下盧卡斯影業 (LucasFilm),也一併獲得了《星際大戰》和《法櫃奇兵》 (又稱《印第安納瓊斯》)等作品的相關發行權。

於是乎事隔 38 年,殷殷期盼的眾多星戰粉絲終於在 2015 年迎來新的星際大戰電影,迪士尼並先後在 2016 和 2018 年挾人氣一口氣推出外傳電影《俠盜一號》(Rogue One) 和《韓索羅》(Solo)。然而,本該是迪士尼新金雞母的星戰新系列,除了重啟後的《星際大戰七部曲:原力覺醒 》(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 全球票房達到亮眼的 20.7 億美元,後面幾部作品反倒輸給同時期的 Marvel 超級英雄系列。在這樣的背景下,迪士尼決定從影集出發,2019 年末以在本傳電影總是驚鴻一撇的獎金獵人為主角的影集《曼達洛人》(The Mandalorian) 橫空出世….

最新消息:望眼欲穿的 Disney+ 終於要在 2021/11/12 這天在台灣上線啦!The Mandalorian 第一、二季也會在當天一次上架。

已經看過的粉絲可以趁機複習劇情,跨年接著看 12/29 上線的番外篇《波巴費特之書》(The Book of Boba Fett),再來明年初《曼達洛人》第三季也預計上線,幸福來的好突然!

點我返回目錄⬆︎

以下心得可能有 “The Mandalorian” 劇情雷,請小心閱讀

洛人是星戰系列救星?

對重啟後的星戰電影總是懷著“不期不待,不受傷害”心情進戲院的我,在得知有一部新的星戰影集要上線時,心裡嘆了一口氣,直覺迪士尼又要拿星戰這個 IP 看看能不能榨出一些油水,之後某天發現影評對這部影集似乎反應不錯,於是我決定給他一個機會,然後,在第一季第一集的最後五分鐘,我,被那綠色的小傢伙給圈粉了!

Baby Yoda 和他可愛到犯規的大眼睛 (出自”The Mandalorian” 第一季第一集), baby Yoda with his big eyes in The Mandalorian Season 1 Episode 1
Baby Yoda 和他可愛到犯規的大眼睛 (出自”The Mandalorian” 第一季第一集)

竟然是尤達寶寶 (Baby Yoda) 呀!我在螢幕前忍不住尖叫,至此成為本劇忠實粉絲,並且開始跟身邊對 “迪士尼版星戰” 半放棄的朋友們大推這部劇。畢竟從沒想過總是看起來老謀深算的尤達大師小時候也可以這麼可愛到犯規呀!

獎金獵人的故事在 2020 年底暫時告一段落,第二季最後一集在 IMDB 目前 (1/22/2021) 拿到 9.8 的高分,迪士尼無疑是壓對寶了,那麼這部影集跟資深星戰粉絲不忍直視的星戰後傳三部曲 (即星戰電影第七、八、九集) 相比到底做對了什麼?難道只因為 “This is the way”?

“This is the way (我輩之道)” 是劇中曼達洛人一族信奉的教條,其中一條規定就是無論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拿掉頭盔。不過在第二季拍攝後期曾傳出飾演主角 Mando 的演員 Pedro Pascal 有過不拿掉頭盔就不繼續拍攝的發言,不管謠言是否為真,至少讓觀眾在第二季結束前終於看到 Mando 的廬山真面目。

1. 角色:讓大小粉絲都能買單的尤達寶寶

尤達大師 (Master Yoda) 是星戰系列無人不知的絕地武士 (Jedi),即便沒看過星戰電影的人,除了黑武士 (Darth Vader) 跟風暴兵 (Stormtrooper),最有印象的應該就是這個綠皮膚的神奇生物;盧卡斯在歷年作品刻意不說明 Yoda 的種族,不知是不是早就打算出個 Yoda 影集。

這個可愛的新角色讓人無法 say no,”The Child” – Baby Yoda (Grogu,台灣翻譯為「古古」) 不只賣萌,還會知恩圖報用原力幫主角 Mando (台灣翻譯是「老曼」,聽起來好弱呀) 趕走壞人,不會說話但會嘴饞到處偷吃點心 (尤其偷吃 Frog Lady 辛苦保護的蛋真該被打屁股),跟主角分開時更是各種依依不捨讓觀眾跟著揪心 (Mando 你怎麼忍心把他交給別人,即使那個人是…)。

在 “The Mandalorian” 第二季第二集 “”The Passenger” 中 Mando 本來接到任務要幫 Frog Lady 運送她的蛋跟丈夫團聚,殊不知 Baby Yoda 把桶子裡的蛋偷吃掉了好幾顆, bad Baby Yoda
在 “The Mandalorian” 第二季第二集 “The Passenger” 中 Mando 本來接到任務要幫 Frog Lady 運送她的蛋跟丈夫團聚,殊不知 Baby Yoda 把桶子裡的蛋當作鵪鶉蛋一樣偷吃了好幾顆 (好孩子不要學)

除了 Baby Yoda,影集中也出現不少令人難忘的角色,像是有情有義拼死保護 Baby Yoda 的外星種族 Kuiil、資源缺乏卻想保護鎮民的執行官 Cobb Vanth (這個角色由喜劇《小鎮滋味》”Santa Clarita Diet” 的男主角 Timothy Olyphant 飾演) 、曾經效力帝國但有一段辛酸過去的犯人 Mayfeld 等等,這些角色可能只出現一集,但是短短的 30 分鐘就能用自身故事抓住觀眾的心,這才是正確的星戰說故事方式。

“The Mandalorian” 預計 2021 年底第三季上線,眾多星戰相關作品也會在新的一年陸續亮相,希望除了主線故事外,迪士尼能保持影集特有的單元劇特色,讓更多有趣的小人物在星戰宇宙跟大家見面。

點我返回目錄⬆︎

2. 背景:不用是鐵粉也可以入戲

先承認雖然多年來自視為星戰粉絲,但我只看過星戰電影 1~6 還有番外小說 “索龍三部曲” (台灣分成五集出版,現在似乎已經絕版了,感謝前同事大方出借),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星戰有這麼多衍生作品,歷年來星戰正史 (Canon) 加衍生作品 (Legends) 數量超過 100部

在看“The Mandalorian”之前 ,我對鐵粉們耳熟能詳但只出現在衍生作品的 Ahsoka 是不熟悉的、對同是 Mandalorian 一族的賞金獵人Boba Fett 也只當作是電影的一個小配角,但當 Mando 在冒險過程中遇到這些魅力角色時,他們留下了伏筆,讓我想去了解到底這些角色做過什麼,適當的鋪陳給予線索,卻不搶主角風采,這才是正確的導演方式。

即使對 Ahsoka 不熟悉,這麼特別的造型跟帥斃的雙光劍也馬上讓我想去查查她跟 Jedi 的關係 (出自 “The Mandalorian” 第二季第五集 “The Jedi”)
即使對 Ahsoka 不熟悉,這麼特別的造型跟帥斃的雙光劍也馬上讓我想去查查她跟 Jedi 的關係 (出自 “The Mandalorian” 第二季第五集 “The Jedi”)

因為星戰衍生作品眾多,Lucas Film 用 Canon 跟 Legends 來區分正史故事或外傳,過去 Canon 分類較細,有部分星戰小說也被官方認定是 Canon 的一種,索龍三部曲也算其中之一,但迪士尼買下星戰版權後,2012 年以前出的漫畫跟小說都被歸入傳說 (Legends)。

點我返回目錄⬆︎

3. 架構:用傳說 (Legends) 勾勒出星戰宇宙

如果用 “The Mandalorian” 2019 年底剛上線時迪士尼還在試著分析《星際大戰九部曲: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 票房為何不如預期,就可以解釋第一季為何走一集集打帶跑的模式,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影集一砲而紅建立觀眾群後,第二季才算訂定了千里尋 Jedi 的主線劇情,並帶出迪士尼野心勃勃的星戰藍圖。

後面會講到在迪士尼最新發表的星戰宇宙中, “The Mandalorian” 裡點到為止的魅力角色都將升格有自己的影集,複製 Marvel 系列的成功模式,各影集間角色也會互相串場 (cross-over);這樣的作品要成功,很關鍵的一點是製作團隊要對每個角色有一套嚴謹的設定,除了造型裝備 ,更重要是角色的個性想法必須有連貫性,確保 cross-over 時每場互動都能連戲,劇情推展不論在單獨影集或是整個星戰宇宙框架下都合理不吃書。

因為集數眾多,每集又多半有不同的導演或編劇,影集製作更難保持角色的一致性,英國的長青科幻影集《神秘博士》(Doctor Who) 算是少數表現穩定的代表作,很驚喜的,初出茅廬的 ”The Mandalorian” 目前都做得很到位,這才是正確的編劇方式。

“The Mandalorian” 第二季結尾 Baby Yoda 跟那個讓粉絲感動到哭的角色, spoiler alert, he got the green lightsaber
“The Mandalorian” 第二季結尾 Baby Yoda 跟那個讓粉絲感動到哭的角色 (提示:他的光劍是綠色的)

點我返回目錄⬆︎

Fan Service 總是奏效?

“Fan Service” 一詞來自日本動畫,可以解釋成我們俗稱的粉絲福利,在星戰世界裡,指的是透過對經典星戰作品的致敬畫面,勾起資深粉絲懷舊情懷的劇情。在2015年《 Star Wars: 原力覺醒》上映時,多年來一直盼著能在大螢幕重新看到光劍對決的粉絲們紛紛掏腰包進戲院,在打著老班底韓索羅 (Han Solo)、莉亞公主 (Princess Leia)、 天行者路克 (Luke Skywalker) 全部回歸的強勢宣傳下,創下了星戰史上最高票房紀錄;然而,接下來的劇情走向卻讓全球星戰影迷震怒了,到底星戰七、八、九部曲哪一步走錯了?

1. 人物:對經典角色的草率安排

既然打著讓老班底回歸,粉絲對當年摧毀死星跟瓦解帝國的 Skywalker 兄妹跟愛耍嘴皮的 Solo 後續發展自然有所期待,但我們很快發現 Yoda 親自指導理應在後帝國時期大放異彩的 Luke,竟然隱居多年變成有點憤世忌俗的糟老頭,更讓人痛心的是 Solo 回歸後第一集三兩下就被新角色,還是自己兒子的凱羅忍 (Kylo Ren) 送去領便當了,連 Princess Leia 都在最後一集自我犧牲(雖然也是演員 Carrie Fisher 在 2016 年突然過世不得不的安排)。

“原力覺醒” 中福伯賜死畫面,導演 J.J. Abrams 說這是讓凱羅忍投靠dark side的必要之惡, Solo’s tragic death in “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 by his son Kylo
《星際大戰:原力覺醒》中讓人措手不及的福伯賜死畫面,即使導演 J.J. Abrams 說這是為了讓凱羅忍在新系列投靠 dark side 的必要之惡,還是讓人很難接受,等了這麼久的 Solo 回歸不是為了要看他領便當呀!

迪士尼希望能推出新主角來發展星戰宇宙,不論是從成本或是劇情發展來看都可以理解,但是讓經典角色沒有好的退場,也注定得不到絕大數影迷的支持。當然賜死重要角色不一定會受到影迷反彈,影集《權力遊戲 》(Game of Thrones) 就是一個好例子,不到最後一刻你以為的主角都可能不是真的主角,而全球影迷依然死忠追隨到第八季 (當然天外飛來的結局讓影迷們咒罵連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新系列女主角芮 (Rey) 本來是個可以期待的好角色,搭配可愛的機器人 BB-8 ,不就正是當年 Luke 跟 R2D2 這組好搭擋的重現嗎?況且在女性主義抬頭的現代,她大可成為新的星戰 Icon 有很多題材好好發揮,可惜各種揣測的身世之迷在九部曲《天行者的崛起》揭曉後 ,因為安排太過牽強讓影迷一片負評,說真的把舊星戰的反派西斯大帝白卜庭 (Sheev Palpatine) 拉出來救援應該讓很多年輕觀眾一頭霧水吧。

飾演 Rey 的演員 Daisy Ridley 今年 4 月接受採訪,表示自己盡量不去看網路上的批評,只想表達對參與這部經典作品的驕傲,我相信她盡力了,畢竟她不能決定劇情走向,還是希望有好編劇讓這個角色走出自己的路。

《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 首次揭曉會原力的女主角 Rey 跟可愛的機器人BB-8,本來有機會成為新的星戰經典 Icon
《星際大戰:原力覺醒》首次登場會原力的女主角 Rey 跟可愛的機器人BB-8,本來有機會成為新的星戰 Icon

希望迪士尼記取教訓,新的星戰電影不要再讓粉絲罵著走出電影院呀!雖然說還沒被賜死的經典角色似乎只剩藍道了(抖)…

點我返回目錄⬆︎

2. 技術:沒有驚喜的科幻電影

盧卡斯在 1977 年推出《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 》(Star Wars: A New Hope) 能造成轟動,除了成功將太空奇幻、西部冒險、日本武士道等元素融合,打造出史詩等級的科幻鉅片外,在沒有電腦CG輔助的年代,可以用模型打造各式逼真的艦艇,叫出一幕幕精彩的戰機對戰,可說是超時代的創舉,更別說只用精緻的布偶跟模型就變出眾多神奇的外星物種。

《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中 Luke 駕駛 X-Wing 前去摧毀死星 (Death Star) 的經典畫面, from Star Wars: A New Hope (Episode IV)
《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中 Luke 駕駛 X-Wing 前去摧毀死星 (Death Star) 的經典畫面

然而多年來電影產業的特效技術進步神速,觀眾的胃口早就被養大了,我們看過諾蘭(Christopher Nolan) 2014 年的科幻巨作《星際效應》(Interstellar),跟 Tom Cruise 2013 年背景為末日地球的《遺落戰境》(Oblivion),對宇宙的樣貌跟新科技的未來都有一定的想像,單純的戰機格鬥或光劍對決已無法滿足我們。看看曾經大賣的《MIB星際戰警》(Men in Black) 跟《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 續集電影票房都慘不忍睹,可以得知光走 “Fan Service” 的模式是行不通的。

反觀 “The Mandalorian” 可以用 Mando 的噴射背包跟“吾盾之堅,莫能陷之”的 Beskar 盔甲創造驚喜,第二季結尾 10 分鐘的精彩光劍對決更讓粉絲津津樂道,只要對星戰有心,老把戲跟新玩意都可以成功圈粉,迪士尼加油呀!

點我返回目錄⬆︎

3. 劇情:故事推展突兀不連戲

星戰後傳三部曲可以被吐嘲的點實在太多,其中一個被人詬病的就是主角 Rey 的外掛模式,在舊星戰電影 Luke 的故事之所以激勵人心,是因為導演花了 3 部電影的時間讓影迷看到他的成長,但在新系列中 Rey 無師自通可以在《星際大戰:原力覺醒》拿光劍砍傷受過訓練的 Kylo Ren,如果光劍跟原力這麼好上手,過去一直強調 Jedi 要受非比常人的訓練到底為了什麼?

在沼澤接受 Yoda 特訓班的 Luke ,還有躲在一旁想幫忙但是愛莫能助的 R2D2,出自《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Star Wars: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在沼澤接受 Yoda 特訓班的 Luke ,還有躲在一旁想幫忙但是愛莫能助的 R2D2,出自《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Star Wars: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又拿年輕影迷來說,因為星戰架構複雜多元,若沒有好好鋪陳反而會讓重要情節沒有張力 ; 如本來以為是大魔王的史諾克 (Snoke) 三兩下被年輕的主角二人 KO 讓人錯愕,最後一集突然冒出的 Palpatine 沒有解釋為何他力量如此強大,單看追殺自己兒子媳婦的罪也無法強調他的邪惡;只能再次強調劇情不夠縝密的 “Fan Service” 是無法長久的,no longer children attracted by shining special effects we are。

點我返回目錄⬆︎

下個 40 年的星戰宇宙可以期待?

2020 年底迪士尼 Investor Day 影片截圖
2020 年底迪士尼 Investor Day 影片截圖

挾藉 Mando 跟 Baby Yoda 的高人氣,不久前迪士尼線上Investor Day (見影片1:11:31~1:30:35)一舉宣布將在 Disney +上映 10 部星際大戰相關作品:

  • Mandalorian 衍生劇兩部: “Rangers of the New Republic” 跟 “Ahsoka”,會以同樣時間軸進行,在 2021 年底第三季撥出時將讓角色互相 cross-over
  • 星戰本傳相關影集三部: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歐比王 “Obi-Wan Kenobi” (最新消息是除了 Ewan McGregor 本人,當年年輕俊俏的黑武士 Hayden Christensen 也會回鍋演出)、以 Solo 好友兼千年鷹號 (Millennium Falcon)貢獻者藍道為主角的 “Lando”、背景設在舊共和末期黑暗勢力崛起的 “The Acolyte
  • 星戰外傳電影跟影集各一部:取材 1998 年問世俠盜中隊遊戲的 ”Rogue Squadraon”,還有當年讓人一掬同情淚的俠盜一號反抗軍故事 ”Andor
  • 星戰動畫三部:複製人動畫衍生作品 “瑕疵小隊 (The Bad Batch)”、R2D2 跟 C3PO 哥倆好的冒險故事 “A Droid Story” (個人非常期待這部,畢竟有我最愛的R2D2)、首次由日本動畫家執導的 ”視界 (Visions)

記得 “The Mandalorian” 在 2019 年底第一季剛結束時,網路上掀起一股退訂 Disney+ 的留言,讓迪士尼好沒面子,畢竟那時才剛開台一個月,平台上可以看的節目確實寥寥無幾;2020 年疫情肆虐大家都減少出門,讓 Netflix 訂戶數節節升高,迪士尼只能暗自羨慕,低調了一年,終於在年底這場 Investor Day 用一系列新作品的預定,宣示挑戰影音串流平台霸主地位的決心,亮眼的訂閱數預估(Disney+ 可望在 2024 年達到 2.6 億訂閱戶)讓群眾都瘋狂了,迪士尼的股價更是在隔天大漲近 10%。

對星戰粉絲來說迪士尼這次的宣布像是聖誕節禮物,但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這麼多年後,終於有大金主願意有系統的補足眾多電影、影集、動畫、小說構成的複雜星戰宇宙 (當然過程中免不了吃書,如 Solo 和 Leia 被消失的雙胞胎)。迪士尼知道只要廣大的舊粉絲願意買單,加上新粉絲入坑,星際大戰是個可以挖超久的金庫,在超過 100 部的星戰正史加外傳中,你喜歡的星戰角色都有機會在 Disney+ 搖身一變成主角。

憂的是迪士尼為了跟 Netflix、Amazon Prime、Apple TV+、HBO Max等串流平台一別苗頭,宣布會用每年 100 部新作品的速度增加 Disney+ 內容,亦即短時間內也要推出相當比例的原創星戰故事,是否能維持一定的品質呢?

星際大戰七、八、九部曲在沒有盧卡斯原始劇本加持,又想開發新角色的背景下,資深粉絲負評連連,幸好在 Investor Day 我們看到迪士尼學乖了,導演不可以亂找!所以鋼鐵人的好助手 Jon Favreau 跟過去參與多部星戰動畫的 Dave Filoni 繼續聯手守護星戰史上最強獎金獵人父子(?)、《駭客軍團 》(Mr. Robot) 的女導演 Deborah Chow 會確保躲過第66號密令 (Order 66) 的歐比王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有個好歸宿,還有星際大戰十、十一、十二部曲會由《兔嘲男孩》 (Jojo Rabbit) 跟《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 》(Thor: Ragnarok) 的鬼才導演 Taika Waititi 扛起重責大任,倒數這兩部作品都很優秀,Waititi 還導了影迷拍手叫好的 “The Mandalorian” 第二季最終集 (Chapter 16: The Rescue),我想是可以對預計 2025 上映的星戰電影有所期待的。

最後,希望星戰宇宙下一個 40 年在迪士尼的大旗下繼續發光發熱,讓我可以安心訂閱 Disney + (不知道等舊版權談好來台灣還要多久)!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星戰粉絲的作品,everyone who’s anyone in Star Wars 都有了,圖片出自https://comicbook.com/starwars/news/star-wars-movies-mandalorian-supercu
星戰粉絲的作品,everyone who’s anyone in Star Wars 都有了,圖片出自這裡

點我返回目錄⬆︎


Mandolorian 是我難得到處推坑的星戰作品,如果你對 Mandolorian 或是星戰也有好多 (又愛又恨的) 話想說,歡迎在底下留言跟我分享,或透過 email 聯絡我喔~

在你離開之前,也別忘了訂閱本站 Second Star To The Right 的電子報才不會錯過最新文章,我的其他影視作品分享可以在找到。

最後,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透過以下綠界或讚賞公民 Liker 的連結支持我後續的寫作計畫,也讓這個網站能以無廣告的方式走的更遠,謝謝。

QRCode 4cd7636a 03ef 43fd 9667 88c1eee087ac
Share to Social Media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Tell me all about it!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歡迎跟我分享!